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北極熊

這是我從  PhotoCap 4.3上用來的!是不是很咖哇伊啊!
 
西瓜好吃嗎?





























為甚麼?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北極熊給的啟示

啟事-1:
如果從生態平衡的角度來考慮,人們也許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既然狼群的捕獲目標是馴鹿和麝牛等北極最大的食草動物,那麼還要北極熊幹什麼?
豈不與--對應的原則不符?是的,如果僅從陸地上來看,北極熊的存在的確有點多餘,這種龐然大物也在草原上迎來逝去,不僅會對本來就為數不多的馴鹿和麝牛等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脅,而且也會與狼群爭食,使狼群陷入飢餓的境地。
然而,深思熟慮的造物主自有其天衣無縫的巧妙安排,它讓北極熊生活的中心地區是在冰蓋上,因為那裡有大量海象和海豹之類在繁衍生息,除了為數極少的嗜殺鯨之外
基本上沒有什麼天敵,它們那碩大肥胖的軀體又必須要有一種強大而貪食的動物去消耗,北極熊正好找到了用武之地。於是,北極熊便在這個茫茫無邊的冰雪世界里確定了自己無可爭議的統治地位,成了這個白色王國的主宰,不必再跑到陸地上去與可憐的狼群爭食。盡管如此,北極熊仍然是一種陸生的動物。  
大部份人,一眼看見北極熊都會認為牠們是白色的;其實,如果摘下幾根北極熊的毛髮來仔細端詳,會發現居然是透明而且中空的呢!這些透明的毛髮層層覆蓋,才會讓我們覺得北極熊是白的!   
北極熊雪白的外觀在演化上是居有優勢的。牠們的毛髮具有收集日光的功效,而且將此能量傳輸給黑色的皮膚,在冰天雪地的北極家園裡,是一襲具有集熱效果的裝束;另外,白色當然也是極好的保護色,在雪地中活動或狩獵時,不易被發現。  
他也是個游泳好手..一小時可以游四、五十公里喔~他主要的食物是海豹和一些魚類為了要抵抗寒冷的天氣,身上的脂肪也很厚喔~
來源:
http://www.jdps.tyc.edu.tw/pubasp/Hot/WP_Show.asp?N=340#

啟事-2:
目前觀賞國家地理雜誌頻道的北極熊生態特輯,對這些保育類動物有著鉅細靡遺的寫實報導,尤其在介紹幼熊發展過程時,使我內心不禁有所感觸。北極熊平均年齡卅歲左右,相對於人類七、八十歲的壽命,約十至十八個月大時便需開始學習如何在現實環境中求生存。
通常母熊會擔負起養育、教育的責任,待春初冰雪融化時,便帶領孩子們學習以掌破冰的狩獵技巧,守株待兔,藉以捕捉浮出水面換氣的海豹;強迫小熊下海練習游泳、浮潛,增長其粗動作技能。

陪伴小熊玩追逐遊戲,藉撕咬、踢踏、拉扯、丟接麋鹿的腿骨來強化視動協調能力與靈敏性,待發育健全與技巧純熟後才能真正獨立。

就因為母親平時的細心照顧與督導,故彼此感情深厚,即使母熊被麻醉槍射中昏倒,小熊也是守著母親身旁,望著倒臥的軀體哀號,讓人為之動容。近來由於海洋汙染嚴重,研究人員發現,北極熊也面臨間接受害的生態浩劫。由於其身處食物鏈上層,故長期捕食海豹、魚蝦等生物的結果,使其體內累積高濃度的汞、多氯聯苯等有毒物質,不僅嚴重損害其生理健康,造成機能障礙,且新生小熊夭折率高,甚至出生後因動作、感覺、社會適應等功能的發展遲滯,無法承受大自然殘酷的競爭、淘汰,根本來不及長大便死亡。據估計國內每一百名幼兒中即有六至八名的發展遲緩兒童,比例有偏高趨勢,致病原因錯綜複雜,除基因遺傳、產程不順(如臍帶纏繞、吸入胎便所造成的腦部缺氧)等外,與環境的汙染、感官刺激缺乏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然而研究發現,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其效果是相當顯著的,尤其在三歲前所作的早期療育,其一年的療效等於三歲以後十年的療效。

話雖如此,但在臨床經驗中,部分遲緩兒家長卻因缺乏相關衛教觀念與非理性的思考、信念作祟(如前途無亮的絕望、家醜不外揚的自卑情結、眼不見為淨的鴕鳥心態等),不僅生活調適困難(例如離婚、虐待、遺棄、自殺等),且因此錯過孩子接受治療的黃金時機,反使日後照顧更為困難。而北極熊雖為野獸,但除哺乳、覓食以提供幼熊溫飽外,並循序漸進培養孩子謀生技能,且全程參與其中,用心良苦,善盡教養職責,其表現比起人類真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是公害所帶來的存亡危機,卻因有限的人類救援、改變徒能坐以待斃,或許熊媽媽對於孩子的早夭也是無可奈何,即使她已盡力。

目前醫藥科技發達,相關醫療資源充足,發展遲緩兒不若以往求助無門,任其殘障程度加重,到了義務教育時期只能被學校拒絕,徒生家庭負擔。為了孩子好,家長除應認知改變,坦然面對現實外,更要積極建立相關社會支持系統(尋求親友、政府機關、醫院、學校、社團等的協助)。唯有做好個人情緒管理,徹底了解孩子的需求與困難,建立良好親子關係,並付出更多的愛心、耐心、信心,才能讓發展遲緩兒接受最完全的愛護與教育,使其潛能充分發揮。畢竟比起北極熊的遭遇,我們不是慶幸多了嗎?
----------------------------
來源:
http://www.jdps.tyc.edu.tw/pubasp/Hot/WP_Show.asp?N=340

北極熊

北極熊作為最大型的陸上肉食動物,其擁有兩倍於老虎的體積及兩倍於獅子的重量,成年雄性北極熊大約重400至600公斤,最極端的甚至超過800公斤。成年雌性北極熊的體積大約為雄性的一半,而其重量則大約為200至300公斤。成年雄性北極熊大約高2.4至2.6,而成年雌性北極熊則大約高1.9至2.1米。剛出生的北極熊大約只重600至700。美國2008年5月統計,現存北極熊數量大約為25000隻,其中大約60%活躍於加拿大
資料來源:
北極熊又稱白熊,是在北極裡生長的熊,牠是陸上最龐大的肉食動物。在牠生存的空間裡,牠是食物鏈最頂層。
牠擁有極厚的鯨脂毛髮來保暖,其白色的外表在雪白的雪地上是良好的保護色,而且牠可以在陸上及海上捕捉食物,因此牠能在北極這種極嚴酷的氣候裡生存。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北極熊


中文:
根據瀕危物種法案(Endangered Species Act.),美國魚類暨野生動物管理署(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已經為生存受到威脅的北極熊,將超過18.7萬平方英里的陸上島嶼屏障、巢穴區和海上海冰,劃定為關鍵棲息地。此案確定了保育那些需要特殊管理或保護的北極熊所必須的特殊地理區域。

「此關鍵棲息地劃定方案可讓我們與聯邦夥伴一起工作,以確保在其境內的行動不會傷害北極熊族群。不過,北極熊最大威脅是人為活動引起氣候變化造成海冰棲地融化。我們將繼續朝著讓此指標性物種能夠長期生存的策略而努力。」,魚類和野生動物和公園部助理秘書長斯特里克蘭(Tom Strickland)說。

「關鍵棲息地的劃定案明確確定了需要保護的領域,這些區域可讓北極熊在迅速融化的北極生存下來。然而,除非內政部開始認真對待其命令,實際保護北極熊的重要棲息地,要不然,我們編寫的將是這些物種的訃聞,而不是復育計劃。」,生物多樣性中心(Center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 資深顧問卡明斯(Brendan Cummings)說。

保育人士說,聯邦機構不得採取任何可能損害或破壞關鍵棲息地的行動。在已劃定關鍵棲息地的物種數目,可能是被復育的2倍多,而如果沒有劃定關鍵棲地的話,其數目可能會下降到一半以下。

劃定關鍵棲息地並不影響土地所有權或建立庇護所、野地、保存、保育或其他保護區。也不允許政府或公眾進入私人土地,除非聯邦投資、許可、或相關活動,關鍵棲息地的劃定並不影響私有地。

2010年11月23日向聯邦法規資料庫(Federal Register)提交含有確定規則(final rule)的最終劃地案,其劃地範圍包括3種地區:島嶼屏障棲息地、海冰棲地和陸上洞穴棲息地。

島嶼屏障棲息地包括沿著阿拉斯加海岸的海岸屏障島嶼和淺灘,主要是當作動物棲身洞穴、和人類保持距離的庇護所、成為撫育幼獸的棲息地和覓食棲地及沿海岸旅行的路徑。

約有96%的面積劃為關鍵棲息地是屬於海冰棲息地。 海冰棲息地位於大陸棚上,包括由從海岸往海外200英里的美國專屬經濟區(U.S. Exclusive Economic Zone)邊緣往外延伸的冰層,這些冰層高過水面984英尺深。

陸地棲息地,包括介於加拿大邊境與卡維克河(Kavik River)之間的阿拉斯加北部20英里的海岸,以及位於卡維克河和阿拉斯加巴羅(Barrow)之間的5英里。

2009年10月29日,該署提案規畫200541平方英里做為北極熊的關鍵棲息地,但確定規則則降到187157平方英里。減少面積的原因是,大半是因為精確反映該提案的海冰棲息地所處的美國邊界,所做的修正。

除此之外,依據確定規則所指定關鍵棲息地,和原始提案有幾個部份不同:

1. 根據綜合自然資源管理計劃(Integrat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Plans),有5個美國空軍雷達站可以不受確定規則的規範,此計劃中包含保護北極熊的棲息地若發生在設施範圍內或是鄰近這些設施時的處理方法。

2. 最終劃定區域排除Barrow和Kaktovik的原住民社區。

3. 不論土地所有權狀況,所有現有的人工建築物,都不包括在最終劃定關鍵棲息地。

2008年5月15日根據瀕危物種法案的規範,因為氣候變化而失去海冰棲息地的北極熊屬於受威脅、範圍廣的瀕危物種而受到保護。當時評估的其他威脅包括人類活動的影響,例如,開發石油和天然氣業務、人類藉以維生的捕獵、運輸和旅遊業。其他不會造成北極熊數量顯著下降的活動,由於隨著北極熊數量日減,人類減低這些活動的影響,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英文:
U.S. Designates Critical Habitat for Threatened Polar BearsWASHINGTON, DC, November 29, 2010 (ENS)

The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has designated more than 187,000 square miles of on-shore barrier islands, denning areas and offshore sea-ice as critical habitat for the threatened polar bear under the Endangered Species Act.

The designation identifies geographic areas containing features considered essential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bear that require special management or protection.

"This critical habitat designation enables us to work with federal partners to ensure their actions within its boundaries do not harm polar bear populations," said Tom Strickland, assistant secretary for fish and wildlife and parks. "Nevertheless, the greatest threat to the polar bear is the melting of its sea ice habitat caused by human-induced climate change. We will continue to work toward comprehensive strategies for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this iconic species."

"The critical habitat designation clearly identifies the areas that need to be protected if the polar bear is to survive in a rapidly melting Arctic," said Brendan Cummings, senior counsel with the Center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 "However, unless the Interior Department starts to take seriously its mandate to actually protect the polar bear's critical habitat, we will be writing the species' obituary rather than its recovery plan."

Federal agencies are prohibited from taking any actions that may harm or damage critical habitat. Species that have critical habitat designated are more than twice as likely to be recovering, and less than half as likely to be declining, as those without it, say conservationists.

The designation of critical habitat does not affect land ownership or establish a refuge, wilderness, reserve, preserve, or other conservation area. It does not allow government or the public access to private lands. A critical habitat designation does not affect private lands unless federal funds, permits, or activities are involved.

The final designation, contained in a final rule that was submitted on November 23, 2010 to the Federal Register, encompasses three areas or units: barrier island habitat, sea ice habitat and terrestrial denning habitat.

Barrier island habitat includes coastal barrier islands and spits along Alaska's coast, and is used for denning, refuge from human disturbances, access to maternal dens and feeding habitat and travel along the coast.

About 96 percent of the area designated as critical habitat is sea ice habitat. Sea ice habitat is located over the continental shelf, and includes ice over water up to 984 feet in depth extending to the outer limits of the U.S.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200 miles from shore.

Terrestrial denning habitat includes lands within 20 miles of the northern coast of Alaska between the Canadian border and the Kavik River and within five miles between the Kavik River and Barrow, Alaska.

On October 29, 2009, the Service proposed to designate 200,541 square miles as critical habitat for the polar bear. The final rule reduces this designation to 187,157 square miles, a reduction due mostly to corrections designed to accurately reflect the U.S. boundary for proposed sea ice habitat.

In addition, the critical habitat designated in the final rule differs from that originally proposed in several ways.

‧five U.S. Air Force (USAF) Radar Sites are exempt from the final rule based on their Integrat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Plans, which include measures to protect polar bears occurring in habitats within or adjacent to these facilities

‧the Native communities of Barrow and Kaktovik were excluded from the final designation

‧all existing manmade structures, regardless of land ownership status,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final critical habitat designation

The polar bear was protected under the Endangered Species Act as threatened, range-wide, on May 15, 2008, due to loss of sea ice habitat caused by climate change. Other threats evaluated at that time included impacts from activities such as oil and gas operations, subsistence harvest, shipping, and tourism. No other impacts were considered as significant in the decline, but minimizing effects from these activities could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polar bears as their numbers decline.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北極熊

學名: Thalarotos maritimus
英名: Polar Bear
分類: 食肉目 熊科
產地: 北極海岸、歐洲冰海和北美北部
北極熊也叫白熊,是熊類中個體最大的一種,其身軀龐大,體長可達2.5M以上,行走時肩高1.6M,體重可達半噸,最大的北極熊體重可達900公斤。北極熊氣力和耐力非常驚人,奔跑時速高達60公里,但不能持久。它具有粗壯而又靈便的四肢,尤其是它的前掌,力量巨大,一掌可使人致命。用前掌擊倒或打死獵物,是它的慣用手段。掌上長有十分銳利的熊爪子,能緊緊抓住食物。北極熊還具有異常靈敏的嗅覺,可以嗅到在3.2公里以外燒烤海豹脂肪發出的氣味,能在幾公里以外憑嗅覺準確判斷獵物的位置。在「聞出」氣味熟悉的獵物的方位後,便能以相當快的速度從冰上跳躍奔去捕獵,一步跳躍奔跑的距離可達5米以上。

北極熊經常棲息在冰蓋上,過著水陸兩棲生活,通常以海豹.海象.魚類.鳥類和其它野生的小哺乳動物為食,若能幸運碰到鯨魚的屍體,則可美美地飽餐一頓。漫長寒冷的冬天,北極熊一般在巢穴裡度過。直到來年春季二三月才出來活動,3月~5月北極熊活動最頻繁。溫暖的夏天,北極熊出穴四處尋找獵物。










雌熊和雄熊在暫短的「蜜月」之後,夫妻便各奔東西。雌熊產仔一般是雙胞胎,偶爾為1個或3個,小北極熊出生時像隻小老鼠大小。小熊出生後,要在巢穴中哺乳4個月;然後跟著大熊學習捕獵,跟隨母熊兩年後,便出走獨立生活。 長大後的子熊與它的父輩一樣,單獨行動,一般不與同類作伴,以便獨自享用獵食。因此,人們一般只能見到單只北極熊,或者一個母熊伴著一隻或兩隻小熊在冰上活動。
北極熊最厲害的是熊爪和熊牙,熊爪如鐵鉤,熊牙賽利刀。冬季海面封凍時,海豹為了呼吸空氣到處打洞。北極熊為了捕捉海豹,它以驚人的耐力在洞旁一動不動地等候海豹,當海豹稍一露頭,便立刻用利爪把海豹捉住。

 
目前北極地區的北極熊不超過兩萬頭。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然而全球氣候的變暖和北極冰川的融化都對北極熊的生存和繁殖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北極熊是北極地區最大的食肉動物,因此,也是北極當然的主宰。北極熊很少走向陸地,它主要生活在北極中心地區的冰蓋上,因為那裡有大量海象和海豹之類在繁衍生息,而它們那肥胖的軀體又成了北極熊最好的食物。
除了鯨之外,它們基本上沒有什麼天敵。所以,北極熊便成了這個白色王國的統治者,而不必再跑到陸地上去,與狐狸和狼群之類爭食。巨大的北極熊身長可達3米,體重可達800千克,一次就要吃40千克的東西,也就是說,一頭馴鹿還填不飽肚子,陸地上哪有那麼多東西去供它們享用呢?
既然生活在海上,就要學會游泳,然而北極熊個個都是游泳能手。在北冰洋那冰冷刺骨的海水裡,它們可以自由自在地連續暢遊四五十千米。當然,姿勢並不優美,狗跑式的,兩條前腿作槳,奮力向前劃去。而後腿則並在一起作舵,掌握著前進的方向。北極熊還很有點自知之明,在游泳途中即使有海豹湊到身邊,它們也絕不動心。因為在水裡,它們絕不是海豹的對手,對於這一點它們向來是心中有數,頭腦相當清楚的。

在世界上,其它地方的熊都有冬眠的習慣,中國東北人叫做「蹲倉」,依靠消耗體內儲存起來的脂肪,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上幾個月。但北極熊卻並不冬眠,只在天氣最壞的時候縮起腦袋睡上幾個小時,身上厚厚的絨毛和體內幾乎同樣厚的脂肪層起到了極好的保溫作用,任憑大雪紛飛,暴風肆虐,它們可以照睡不誤。

北極熊是在三四月份交配,但受精卵卻儲存在輸卵管中並不發育,直到秋天才進入子宮開始成長,年底生育。幼仔只有幾百克重,相當於其母親體重的千分之一。但出生之後發育非常快,其母乳的脂肪含量達30%以上,是任何其他食肉動物所無法比擬的。小熊有1年多的時間要與母熊生活在一起,學習捕食和在北極嚴酷的環境中生存下去的本領,然後開始獨立生活。雄性一般比雌性離開母熊要早一些。

北極熊是真正的食肉動物,因為在冰原上連苔蘚都無法生長。夏天,它們的日子要好過一些,可以捕捉鳥類,揀食鳥蛋,撈魚摸蝦,偶然走到陸地時,還可以抓幾隻旅鼠當點心吃。它們的主食是海豹,因為海豹分佈很廣,在北極點附近也能找到它們的蹤跡。北極熊通常都是站在其呼吸孔的下風,以免自己的氣味將海豹嚇跑。它們總是全神貫注,一動不動地耐心等上幾個小時,海豹腦袋一露出來,便會閃電般地一掌拍下去,將其腦殼打碎,並且立刻咬住,使其不致沉下水去,然後再用盡全身力氣,將其從幾米深的冰洞裡拖出,飽餐一頓。由於這種極特殊的捕食方式,北極熊總是單獨行動,它們也許是地球上最孤獨的動物;當然也是生活在最靠北的動物,因為有人在離北極點只有幾千米的地方曾經發現它們的蹤跡。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灰北極熊

發現 2006年4月,一名美國獵人加拿大西北地區班克斯島上射殺了一隻貌似北極熊的熊[1]。但有官員後來發現這隻熊雖有平板的輪廓,白色皮毛等北極熊的特徵,但眼部周圍、背上和四肢也有數處是灰熊的棕色,它所擁有的長爪與拱背更被視為灰熊的特徵。
測試
DNA測試證實這隻熊的確是公灰熊跟母北極熊雜交種[1]
雖然過去已經知道這雜交種是有可能存在的,而其他種類的熊屬雜交種亦曾經有報告過,但這次的發現還是野外的第一次[2]。之前雖然在動物園中也有過這種雜交種,但並不被認為是在野外會存在的生物。 之前雖有人在野外拍到過雜交熊的照片,但經由此次DNA測試證實,才有動物學家提出野生熊類也會雜交的假說。灰熊與北極熊雖然在基因上很接近,也有共同的地盤,但卻有互相迴避的傾向。灰熊傾向在陸地上生活、繁殖。北極熊卻是在水中與冰上生活與繁殖。有人提出假說,由於地球溫暖化冰層變薄,北極熊無法在原居地生存,於是進入內陸,雜交熊出現的頻率因而增高。就如同1864年發現的白色巨熊MacFarlane's Bear標本所示,灰熊與北極熊的雜交種現在也不時有所發現。
命名
由於2006年的發現,媒體開始為這種熊取名字,有Pizzly,Grolar Bear,Polizzly等,都是取灰熊(Grizzly)與北極熊(Polar Bear)之義的新造語,但迄今並無共識。 加拿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局提案,以因努伊特語的北極熊(Nanuk)與灰熊(Aklak)造成的新字Nanulak稱呼這種熊。由於對雜交種的取名習慣是將父方名字放在前面,若是雄北極熊與雌灰熊所生的叫做Pizzly,雄灰熊與雌北極熊所生的就要叫做Glolar。 1864年MacFarlane's Bear標本在收藏庫保管了一段很長時間後,1918年由Clinton Hart Merriam認定為新種,正式賦與學名Vetularctos inopinatus。但若DNA的解析證實牠是灰熊與北極熊雜交種的話,根據國際動物命名規則,對雜交種賦與的學名無效,這個標本的Vetularctos屬,及學名Vetularctos inopinatus 或Ursus inopinatus 將全部成為無效名稱。
圖片
灰北極熊的確是公灰熊跟母北極熊雜交種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北極熊的基本介紹

體型及體重
北極熊是現今體型最大的陸上食肉動物,直立起來高達10英呎,重達1800磅(約816公斤),相當於3隻公非洲獅,2隻西伯利亞虎的重量,熊掌可達1英尺寬,熊爪可超過4吋,儘管身軀龐大,北極熊奔跑的時速依然有25英哩,還能以6英哩的速度游60英哩遠。
壽命
北極熊平均年齡卅歲左右,相對於人類七、八十歲的壽命,約十至十八個月大時便需開始學習如何在現實環境中求生存。
亞種
普遍認為北極熊沒有仍生存的亞種[1]。事實上因為北極熊與棕熊可以交配出可繁衍後代的雜交種灰北極熊[2],所以可以將北極熊視為棕熊亞種
北極熊的種類數仍在統計,IUCN/SSC Polar Bear Specialist Group ("PBSG")這個國際性研究及管理北極熊事務的科學團隊大約確認了二十種不同的北極熊種類[3]。而其他科學家[4]則大約確認了六種不同的北極熊種類,但沒有任何仍生存的亞種:
  1. 楚克奇海,主要繁衍在蘭格爾島及西阿拉斯加
  2. 波弗特海,主要繁衍在北及西北阿拉斯加及西北加拿大
  3. 加拿大北極領地及其內的群島
  4. 格陵蘭
  5. 斯瓦爾巴-法蘭士約瑟蘭
  6. 西伯利亞中部
毛髮及皮膚
北極熊的皮毛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毛光滑而長,下層毛短而密,能鎖住空氣並防止水滲入,北極熊的毛其實是透明的,看起來是白色是因為陽光的折射,白色的皮毛能使北極熊在冰層上巧巧的跟蹤並突襲獵物,年幼的北極熊皮毛是純白色,可幫助偽裝和躲藏,長大後皮毛就會慢慢轉為淡乳黃色。皮毛下的脂肪厚達5英吋,牠們捕食海豹所食用的脂肪被無雜質且十分健康,還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因此北極熊吃再多海豹油脂也不會胖,牠們每隔4、5天就要吃一隻海豹維持健康,而在不容易捕到海豹的夏天,北極熊的膽固醇反而會飆高,由於近年來全球暖化減少了北極熊捕食海豹的冰層,再加上牠們的皮毛會將空氣鎖住,只能從四肢的腳掌及臉部有些微的流失,因此北極熊只要稍微一動身體就會過熱,由於全球暖化使得近年來氣候變熱,北極熊很有可能會因為過熱而死。

習性及食物
Cub polar bear is nursing 2.OGG
輔育幼熊
北極熊是熊科裡最喜愛食肉的動物,亦是同類動物裡最喜愛以魚類為食物的。牠們主要的糧食為海豹,特別是環斑海豹,不過牠們亦會進食任何能夠被其獵殺的動物,如貝類幼鯨
北極熊是良好的泳手,牠們通常可以在離大陸數的地方出沒。這可能是牠們開始進化至在海裡捕捉獵物的訊號,但最近有證據顯示出這是因為溫室效應造成冰川的融化而使牠們逼於無奈地作出的抉擇[7]。牠們在陸上獵食的效率亦很高,這是因為牠們的奔走速度奇高,牠們甚至比人類跑得更快。
作為大量進食魚類的食肉動物,北極熊消化了大量的維他命A,並儲存在其肝藏裡,過去人類經常因不知情而進食北極熊的肝脏而導致中毒。雖然經常大量食肉,但牠們亦會進食腐肉,如擱淺的鯨魚,此外亦會進食蔬菜類,主要是生長於晚夏的漿果樹根。在可預見的未來,牠們亦有可能會發展出進食食物殘渣的能力,因為在加拿大曼尼托巴·邱吉爾附近經常有北極熊翻倒垃圾桶找尋食物,甚至有人觀察過牠們進食潤滑劑車用潤滑油。 近來甚至亦有人發現,北極熊可能因糧食不足,而捕食同類幼熊。
因為在北極的水不是被冰封,就是鹽份過多而不宜飲用。牠們的主要液體來源為獵物的血液。然而,如果北極熊長期欠缺食物,牠們的新陳代謝會移向冬眠狀態,因為北極熊能夠有效地由其皮下脂肪提取能量及水,其血液亦能容忍較高濃度的尿素尿酸肌酸酐,而多数动物在此情况下将会死亡。北極熊不相同於其他熊類,牠們並不會冬眠,因為牠們適應寒冷天氣。
因為成年鯨魚體型龐大,所以不被北極熊捕食;海象因擁有長牙,所以不常被北極熊捕食,但在極端情况下亦出現過北極熊捕食海象的情形,並曾被影像資料證實。反過來,海象有時也會攻擊北極熊。
天敵
虎鯨是北極熊的唯一天敵。 不過到現在,製造大量廢氣,造成全球暖化的人類似乎也是北極熊的天敵。
繁衍
北極熊在春天交配,雄性和雌性的北極熊會短暫配對,其目的只是為了傳宗接代而非永久結合。雌性北極熊的懷孕期為240天,北極熊的嬰兒通常會在早冬出生。北極熊一胎通常會有兩隻,少數一胎會有三隻,最高紀錄為一胎四隻。與其他「熊屬」的熊相似,剛出生的北極熊十分細小,大約長三十厘米及重七百克,而且在出生時牠們是無人協助及雙目緊閉的。大約一個月大時,牠們的眼睛才會打開,在一個半月大時,牠們能夠步行,在四至五個月大時會斷奶。牠們會與其母親一起狩獵至十個月大。三至四歲時便進入傳宗接代的年齡。成年北極熊可以活至三十歲。北極熊不會主動冬眠,而雌性北極熊不會在其嬰兒年幼時離開其居住的洞穴,牠們會留在洞穴裡以轉換其身體內儲存的皮下脂肪來分泌乳液來喂哺其嬰兒及為自己提供需要的營養。天氣開始暖化 , 也使北極熊無棲息地 。 甚至有些國家會濫捕雄北極熊 使雌北極熊無法繁衍後代 。
種類進化史
人們認為浣熊類動物及熊類已在地球上生活達三千萬年之久,而大約在一千三百萬年前,眼鏡熊由其他熊類動物裡分離出來。而在大約六百萬年前,熊類大約分為六種。而棕熊及北極熊則是在大約二百萬年前由同一祖先分離出來的兩個不同種類,但牠們會互相交配孕育出其他雜種。北極熊大約在一萬至二萬年前才沒有了棕熊所具有的臼齒

北極熊溺死

美國政府的石油調查科學家日前搭乘飛機飛越阿拉斯加楚科奇海時,發現一群北極熊在海中央載浮載沉,瀕臨死亡。
這群北極熊是因為賴以生存的極冰融化,而掉入茫茫大海之中,牠們憑直覺往北游,而非向南朝距離約96公里的最近陸地游去。
但因為全球暖化,冰帽融解速度太快,最近的浮冰也距離大約600多公里遠,就算北極熊擅長游泳,要游這麼遠的距離也難如登天,有些北極熊奮力游了100多公里,但抵達目的地時早已精疲力竭,更有幾隻在半路中溺死。
世界自然基金會正考慮請求美國政府派遣船隻,來拯救這些北極熊。
自然基金會表示,由於氣候變遷導致北極融冰速度快於以往,北極熊要找到食物與棲息地,非得游更遠的距離才行;而在幅員廣闊的北極,能看到熊群在海上漂流,意味這種情況可能相當普遍,北極其他地區或許還有更多北極熊遭遇同樣困境。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北極熊

活動範圍
北極熊是一種能在恶劣的環境下生存的動物,其活動範圍主要在北冰洋附近,而最南則可以在有浮冰出沒的地方找到牠們(現時找到牠們的最南點為加拿大詹姆士灣)。而最北可以在北緯88度找到牠們,而且有證據顯示牠們會橫越北極點
牠們的主要活動中心為:
最近因為溫室效應使到北極冰層融化而開始危及牠們的生存,牠們可能在21世紀絕種。[2]這個趨勢可以由牠們活動範圍的最南點不斷向北遷移看出[3],而現在人們亦沒有任何計劃將牠們移居至其它適合牠們生存的環境,如南極洲

北極熊

北極熊學名Ursus maritimus)又稱白熊,是在北極裡生長的熊,牠是陸上最龐大的肉食動物。在牠生存的空間裡,牠位於食物鏈最頂層。牠擁有極厚的脂肪毛髮來保暖,其白色的外表在雪白的雪地上是良好的保護色,而且牠可以在陸上及海上捕捉食物,因此牠能在北極這種極嚴酷的氣候裡生存。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